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文章的结尾在文章中一般有什么作用?简单地说:呼应题目、照应开头、突出事件的意义(中心)或突出人物形象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。这样来说怎样写作文的结尾,就十分明确了,就是要照应开头,重复关键词,结合人物事件写出所感(感想、感受、感悟),巧妙表达(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)。
一、自然式结尾
这样的结尾很容易,事情记叙完了,结果也出来了,文章也就结束了,这就是自然式结尾。这种结尾通常对应的是开门见山开头法。
例如五年级上册《窃读记》开头“转过街角---放学后急匆匆地从此学校赶到这里,目的地可不是饭店,而是紧邻他的一家书店。结尾“我低着头走出书店,脚站的有些麻木,我却浑身轻松。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:”记住,你们是吃饭长大的,也是读书长大的。”
《游笔架山》的结尾:太阳偏西了,我们也有点累了,便一起乘车,带着在笔架山游玩的快乐,踏入归途……
《我的同桌》结尾: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现在他和我分开了,偶尔在课间,隔“江”相望,你看看我,我瞅瞅你,然后相视一笑--都在回味那段“后桌”的时光。
二、总结式结尾
事情记叙完了,总结一下收获,常用递进关系的复句来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感受。比如:《记一次有趣的蛋壳实验》的结尾:这次蛋壳实验真是太有趣了!不但锻炼了动手的能力,而且还从中明白了“力的集中与分散”的道理,收获太大了!所以我喜欢这样的实验!
在文章的结尾,对所写人物的表现、品格进行总结。比如,《我的榜样》的结尾:这就是王小平,我学习的榜样。他就是这样勤奋向上,乐于助人,现在,他已经成了同学心中的偶像啦!
五年级上册《梅花魂》结尾:多少年过去了,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,就想到,这不只是花,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。
《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》结尾: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--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!
《珍珠鸟》结尾:我笔尖一动,流泻下一时的感受:信赖,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。
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》结尾:这些年来,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意志交织在我的耳际:精彩极了,糟糕透了---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想我崔莱,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,使它不被那一股风刮倒。我从心底里知道,“精彩极了”也好,“糟糕透了”也好,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--那就是爱,在爱的鼓舞下,我努力地向前驶去。
《我的俏妈妈》结尾:看着妈妈那狼狈的样子,我偷偷地笑了,原来,在俏妈妈的心目中,还有比扮俏更重要的事情呢!(深化主题)
《我的“坏”老师》结尾:我的王老师是不是真的坏透了?可说来也怪,就是因为这个坏老师,我们班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,年年都被评为先进集体。看来我们这个坏老师还是蛮不错的。(总结概括)
《我的老师》结尾:你像园丁,不辞劳苦地为花儿除草、施肥,期待有一天满园桃李芬芳;你像妈妈一样时刻关心着我们的成长,不,你就是我敬爱的妈妈--老师!(修辞总结、深化中心)
三、首尾呼应式结尾
(首)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,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,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,便是梦想的花季。
(尾)花季中,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: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。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。(《把梦想带给花季》)
(首)有一种光华,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;有一种火苗,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;有一种烈焰,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,那就是友善!
(尾) 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,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――友善!(《守卫精神的火种》)
四、巧用修辞式结尾
巧用修辞手法,特别是排比、比喻、顶真、对偶、引用等结尾。如《横看成岭侧成峰》的结尾:“创新是石,擦出星星之火;创新是火,点燃希望之灯;创新是灯,照亮前行之路;创新是路,引导我们前行!”
春天来了,它来到了校园,帮小学生换上新装,使校园面貌一新,它来到教室里,聆听着读书声,它来到操场上,把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。(排比式)
啊,这无名小草多么像宝石花,它有顽强的生命力,它又不想打自然低头的信心。虽然它比不上名花那样艳丽多彩,我却很喜欢它,更愿做一株“无名小草”。(比喻、抒情、点题)
《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》一文的结尾:只有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,才能不虚度光荫,做应该做的事,这是经历了这件事之后给我最大的启示。朋友,“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!”(引用,点题,点明中心)
《一节快乐的语文课》的结尾:俗话说:笑一笑,十年少。今天我们可是笑了几百次了,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开心地笑过一次,那些学习的烦恼、考试的郁闷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,我多么再上一趟这样快乐的语文课。(引用、点题)
作者:刘广敬